最新消息

把本篇文章推到


台灣茶協會承辦茶業改良場111年度「茶文化傳習所系列活動」第十一場次活動成果發表

台灣茶協會承辦茶業改良場111年度「茶文化傳習所系列活動」第十一場次活動

台灣茶協會承辦茶業改良場111年度「茶文化傳習所系列活動」,於10月1日(六)上午10:00在興大-實習商店辦理茶文化傳習所推廣系列第十一場活動。

活動時間從10:00舉行到12:00,首先台灣茶協會理事長李世傑教授進行開場並介紹演講者茶改場張正桓助理研究員及張協興茶行負責人張欣柔小姐

緊接著由茶改場張正桓助理研究員講解台灣焙香型球型烏龍茶,球型烏龍茶的歷史與製作技巧。這個場次張助理研究員主要介紹台灣焙香型球型烏龍茶,他針對球型烏龍茶歷史、產地、特色、茶樹品種以及過去、現在與未來發展說明得非常詳細,主要是希望讓大家能多了解台灣特色茶。也針對TAGs (台灣茶分類分級系統)有做了一番的解釋。

接著由張協興茶行負責人張欣柔小姐,張老師針對台灣焙香型球型烏龍茶的風味輪詳細說明。從青草香、花香、田鄉道果香,均有深入介紹,並配合現場茶品的品評,讓與會來賓更深入了解風味輪的意義。  

本活動由大葉大學觀光餐旅學院院長暨台灣茶協會理事長李世傑教授與張正桓助理研究員共同籌劃辦理,興大-實習商店工作人員及茶改場文山分場製茶股股長潘韋成副研究員全力協助辦理,使這次活動圓滿成功順利完成。